今年以来,乌海市海勃湾区坚持以强化组织建设为抓手,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目标,着力强化城市党建动能链、农区党建蓄能链、“两新”党建赋能链建设,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、思想引领力、群众组织力、社会号召力。
实施基层党组织强基创先工程,以“书记项目”为抓手,全面落实“五题五责”工作法,督促各级党组织书记承诺领办“书记项目”549个,推深做实“季调度、半年总结、年终验收”工作机制,实行台账管理,目前已办结项目172个。
建立“群众出卷、基层答卷”工作机制,结合“双报到双考核双报告”工作,418家部门单位党组织、4100余名在职党员围绕“一刻钟社区生活圈”、优化营商环境、服务居民群众等基层治理事项开展基层志愿服务,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。
巩固深化拓展“晒党建、晒成绩”活动,依托193个党群服务中心(站),多形式开展宣讲活动880余场,切实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感党恩、听党话、跟党走,着力营造团结奋斗、争先创优的精气神。
聚焦农区带头人作用发挥不足、“造血功能”不足等问题,多形式开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主题培训,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农区“领头雁”,实现镇领导班子、在编在岗干部、各驻村第一书记、驻村工作队员、到村任职选调生以及全体党员全覆盖,着力培育和打造一批“三懂一会”的“土专家”“田秀才”。
把村集体经济纳入区域经济发展整体布局,创新发展模式、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,持续增强5个行政村42个集体经济项目的造血水平,重点抓好3个中央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,年内力推2个村集体经济项目收益突破50万元,持续巩固党在农区的执政基础。
以抓好新经济组织、新社会组织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立足“党建益企”服务导向,建立健全党建工作指导员、“红色服务团”常态化定点帮扶机制,规范“选育管评”四项机制,选派200余名“两新”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,采取“点对点联系、组团式服务”工作模式,实施“三问、三建、三引领”行动,助推“两新”组织党组织“强”起来、队伍“活”起来、党员“动”起来。
加强和改进物业服务、商务、“小个专”行业党建工作,有序理顺工作机制,不断压实工作责任,全力推动行业党委发挥作用,打造强劲红色引擎。扎实做好新业态、新就业群体服务保障工作,整合资源打造20个“网格驿站+暖心驿站”,为新业态、新就业群体、户外劳动者、党员群众提供高效便捷服务,实现“小转变”到“心坎里”的本质变化。